朋友的介紹下,知道了法國的 /tmp/lab 正在籌辦 Wireless Battle Mesh 2009。身為一個 OpenWRT 使用者,以及 802.11 Wireless Mesh Networks 的技術評估人員,一直都持續私下地嘗試不同的 Wireless Mesh Network 通訊協定的不同組合,希望能夠找到一組技術本質上最適宜 Urban Wireless Network 使用的方案。除了開放原碼的協定外,也有機會測試一些台灣廠商所自行開發的私有協定。

l1000459-small

Source: http://n0rg.org/wbm2009

不過礙於資源與時間的限制,只能作一些業餘程度的實驗,還沒有機會可以設定起不同的協定做效能評比。很高興可以聽到在法國巴黎,有一群人,實際的選用了三種不同的 Mesh Network 路由協定 OLSR, BatmanBABEL,並為三種不同的協定各自設定了 25 個節點進行測試。

其中 OLSR 與 BABEL 都是 Layer 3 mesh protocol,算是單純的 IP-based mesh routing protocol。在這個活動之前,我並不知道關於 BABEL 這個協定的資訊,據聞是巴黎第六大學 (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 ‘Universite Paris 6’) 的 Juliusz Chroboczek 所開發,比較大的特色是 BABEL 可以同時支援 IPv4/IPv6 dual stack, 不像目前有些 Mesh Protocol 都僅能單獨支援 IPv4 或 IPv6。無法同時支援兩種 IP 協定。如 Batman 在 batman-adv 版本中才支援 IPv6, OLSR 則只能單獨支援 IPv6.

Source: http://n0rg.org/wbm2009

你若曾經研究過幾種不同的 Mesh Network Protocols,應該會知道由於協定的差異與不同演算法實做,常常造成 CPU、記憶體的耗損上有極大的差異,進而影響網路的延展性。另外,由於路由協定考慮的變數不同,有的協定容易造成非常容易斷線的狀態,或者由於考慮變因太多,使的路由的收斂時間變長,甚至因為路由中的黑洞問題,造成路由無窮迴圈。又或者,控制網路的封包過大、過多,結果造成網路上被控制封包佔據,傳輸效能不彰的現象。

即便上述許多現象可以透過演算的方式測試,但是更多時候,若能夠實際的架設一個實驗網絡,是最能夠進行效能校調,以及務實的進行效能評比的了。而 Wireless Battle Mesh 2009 的目的就是如此,為了能夠測試每一種協定的差異,公平的使用同一套 Linux 套件系統(BSP) OpenWRT 與同樣等級的硬體平台。

Source: http://n0rg.org/wbm2009

Wireless Battle Mesh 2009 Wiki 上的說明提到,本次測試使用的硬體有 FON Fonera, Linksys WRT54GL, Linksys WRT54GS v4, ASUS WL-HDD25 等。根據小道消息,Batman Adv 的效果比 OLSR 與 BABEL 都好一點,儘管這跟我期待的結果一樣,不過還沒看到數據之前,我自己也還無法信服阿。更多關於 Wireless Battle Mesh 2009 的圖片與影像紀錄可以於找到。

類似的無線測試計畫,我還注意到柏林自由大學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Distributed Embedded Systems (DES) testbed,目前建制了七十個節點,最終希望建制到一百個點。多種開放原碼的路由協定也都會被置入此測試平台中,目前利用此測試平台所研究的十六篇論文都已經發表在網站上。從DES Testbed 的相關研究一頁,我們看到有許多大學也曾經或正在設置過類似的研究平台。如 Leipzig Wireless Mesh Testbed, USCB MeshNet, UMIC-Mesh.net, 韓國 WiSEMesh(Wireless Scalable and Efficient Mesh network) 等。

其中部份大學的研發動力,也演化成社區的自治無線網路基礎,變成一個更廣大的使用者族群。或是像 MIT 的 Roofnet,脫離學術網路變成獨立的商業公司 Meraki Networks, 將技術商業化到全世界市場,算是相當成功的轉型案例。

另外一個我特別注意的測試系統是 ORBIT Lab (Open-Access Research Testbed for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這個系統有趣的是除了設定 20×20 的測試節點陣列,使用者可以利用終端端設定每一個節點要載入測試的作業系統磁碟檔案,也可以透過 API 控制、查詢每個節點的狀況。是我目前見到最先進的測試環境了,先前曾經找過國內的大學、研究機構,都還沒看到有機構投資這樣的測試環境。不愧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花了五百四十五萬美金分四年所投資的 Networking Research Testbeds (NRT) 研究計畫阿。

四元(4$) 一直對小巧可愛的路由器非常感興趣,他寫了一篇關於 「Linux 絕對有支援的無線網路卡」提到了 ASUS WL-330g, D-Link DWL-G730APBelkin Wireless G Travel Router 等非常省電容易攜帶的產品。

4$ 動了一個主意,想把可愛的 La Fonera 改裝成類似上述的產品,可以透過 Ethernet 連上 WiFi AP,再透過 WiFi AP 連上外部的網路。由於 4$ Hackathon的時,在 cclien 的協助下,成功的編譯了 OpenWrt 的開發版 Kamikaze ,並燒進 FON La Fonera 中,因此他需要做的只是再把設定寫進去即可。

Hacking La fonera

Continue reading

本來是想一起參加台灣黑客鬆的聚會,因為 Jserv 跟幾位朋友想在 La Fonera 上動動手腳,試著在 La Fonera 上玩玩 AJAX/Web Server for embedded system。然而因為會議太忙,兩天都沒辦法出席,真是對不住。cclien 寫了一篇相當不錯的文章,紀錄了黑客鬆的過程。最後他們是將 Wt 移植到 La Foera 上,Jserv 於 OSDC 中也針對此議題給了一個 lighting talk

Continue reading

For some reasons, La Fonera only allow users to upload a firmware released by FON.com. The /bin/fonverify upgrade script written by Pablo Martin is using a public-key cryptography for protect the firmware images. Each firmware image has a RIPEMD-160 message digest for verification. Only the verified images will be wrote into the flash.

However, since La Fonera is OpenWRT-based, you can do anything on the device once you get login into the system. 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do so.

Continue reading

趁著週末炙熱到令人昏眩鍵盤黏膩的下午,花了一點時間下載了FON 0.6.5 原始碼。就像之前所說,Fonera 是基於 OpenWrt 所開發,所以如果你有 OpenWrt 支援的任何一款硬體的話,稍動手腳,應該就可以使他變成 FON Router。

Continue reading

上週二(2006/6/6)收到 OpenFoundry 的邀請信 (Spam ?),說 6/6 晚上有一場分享式無線網路 FON 社群創辦人來台聊天會,信中鼓吹 「一起在輕鬆的氣氛下給予這個將要發芽的草根活動一點知識的灌溉,讓它能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結出豐碩的自由果實」,這種園藝式的描述其實還頗噁爛的,特別是整個商務模式被包裝成某種形式的社會運動,報名的時候得填上 blog 網址,顯然是想找一些 blogger 來幫助搧風點火,Web 2.0 時代最便宜的宣傳方式。

Continue reading